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當世,號為神君。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于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譏議”。南陽名士何颙見到荀彧后,大為驚異,稱其為:“王佐才也。”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建安三年(198)五月,曹操大敗張繡;十二月,曹軍攻入下邳,誅殺呂布,平定徐州。建安四年(199)四月,曹操派部將北渡黃河,擊斬依附袁紹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內郡(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由于曹操在內線作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速戰速決,逐步由弱變強,據有兗、豫、徐等州,為抗擊袁紹集團準備了條件。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此時,袁紹擊滅幽州公孫瓚,擁有冀(州治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青(州治臨淄,今山東淄博)、并(州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四州之地,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六月,河北割據勢力袁紹統帶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以實現他“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的目的。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圍繞著是否抗袁的問題,在曹操集團內部又展開了一場辯論。名士孔融反對與袁紹抗爭,他說:“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荀彧則反駁說:“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一席話,堅定了曹操戰勝袁紹的信心。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戰爆發。九月,曹軍軍糧將盡,士卒疲憊,曹操寫信給荀彧,準備退守許昌。荀彧回信說:“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曹操采納其建議,繼續堅守待機。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曹操最終取得這場戰略決戰的勝利,奠定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dx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