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連夜去劉邦軍營走了一遭,回來跟項羽一番談話,項羽便取消了擊殺劉邦的計劃,而是靜待劉邦只身前來,劉邦一到鴻門,項羽就甩鍋給曹無傷,并設宴款待劉邦。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宴會上,范增三番四次地暗示項羽,比起派兵擊殺劉邦來,直接在宴會上做掉劉邦方是上上之策,但項羽總是跟沒明白過來似的,默然不應,最后,劉邦借機尿遁。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為什么項羽不聽范增的話,不在鴻門宴上做掉劉邦呢?難道是因為,項羽的腦回路太過清奇?還是像范增總結的那樣,“豎子不足與謀”?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其實,項羽之所以不聽范增的話,我以為是因為,項羽對范增有著強烈的不信任。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那就要從范增和項羽之間的關系說起了。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范增和項羽是什么關系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范增被項羽尊稱為“亞父”或被整個項氏乃至楚國將領尊稱為“亞父”,但這只是出于尊重,而范增和項羽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謀臣與君主的關系。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作為謀臣的范增,實在太讓當時作為君主的項羽失望了。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項羽為什么對范增失望呢?我們來看看其他謀臣是如何讓君主滿意的。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楚漢相爭中最出名的謀臣張良,第一次見劉邦的時候,做了什么事情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是給劉邦講解《太公兵法》。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太公兵法》可是張良鉆研了十余年的不傳之秘,一見劉邦,就主動獻上部分章節,和劉邦一起研討,這既是對劉邦學習能力的一次考察,也是博得劉邦好感的一次獻禮。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作為謀臣,你不在第一次出手時就讓君主滿意,如何讓君主信服你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說完張良再說陳平,陳平是劉邦的二號謀臣,其謀略水平完全不次于張良,第一次見劉邦的時候,做了什么事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是獻計直取彭城。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于是,劉邦糾集了五十六萬人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殺向彭城,并在進入彭城之后霸占了項羽的姬妾和珍寶,日日在項羽的王宮內開趴體,與民同樂。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若不是劉邦輕敵,可能楚漢之爭在陳平獻計后就直接結束了。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作為謀臣,陳平第一次出手,就給劉邦獻了這樣一份大禮,劉邦如何不重視陳平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說完陳平,再說韓信。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雖然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但韓信在將軍身份之外,也有謀臣的一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韓信第一次見到劉邦,做了什么事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是給劉邦指明了擊敗項羽的大方向,即“任天下武勇,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重用人才,重賞有功者,重視兵卒情感歸屬。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接著,韓信又指出,實現擊敗項羽的第一步,是還定關中,關中雖有三秦王把守,但三秦王并不得人心,只要劉邦兵力不差,定能使關中傳檄而定。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擁有者謀臣一面的韓信,第一次見劉邦,就讓劉邦有醍醐灌頂之感,如何能不讓劉邦有相見恨晚之情?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作為劉邦四號謀臣的酈食其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酈食其第一次見劉邦,就指出劉邦當時所面臨的問題和任務的緊迫,然后獻上一計,讓劉邦輕輕松松拿下陳留。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曾作為陳勝謀臣的張耳、陳馀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二人在陳勝稱王前,就犀利地指出,現在還不是稱王的時候,應當緩稱王,立六國之后為靶子,把秦的火里引向六國之后,進而趁秦不備直取關中,從而據關中圖帝業。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又作為武臣謀臣的張耳、陳馀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二人明確地指出,陳勝之所以封武臣為趙王,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形勢所迫,要用武臣幫他陳勝打秦國,一旦秦國敗亡,陳勝騰出手來,就會收拾武臣了。為了避免被收拾,武臣應當擴大地盤,一旦地盤擴大,無論秦是否敗亡,武臣都將擁有足夠的實力,于是派韓廣去攻打燕地。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作為韓信謀臣的蒯通?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蒯通一見韓信,便建議韓信趁漢使酈食其和齊王廣達成聯盟之際,偷襲齊國。就這樣,韓信輕輕松松拿下齊地,并被劉邦封為齊王。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作為韓信謀臣的李左車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李左車剛被韓信問計,就建議韓信不要直接攻打燕國,而是嚇唬燕國。就這樣,僅憑一紙書信,韓信就逼迫燕王臧荼向劉邦稱臣,輕輕松松立下一大功勞。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看到了嗎?所有謀臣第一次獻計,都是對君主有利的計策。那么范增呢?范增給項梁獻的第一計是什么呢?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范增讓項梁擁立熊心為王。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最后的結果怎樣呢?項梁并沒有因為擁立熊心為王而擴大地盤,反而死在了定陶。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可以說,范增獻的第一計,對項梁沒有什么實質性好處,這一切,項羽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所以項羽對范增的計策,從來都是有疑慮的。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具體到鴻門宴,范增主張殺劉邦,如果從楚漢相爭的結果來看,這一計策可威十分地前瞻,但站在鴻門宴的時間點來,這一計策實際上沒什么用,劉邦已經親自前來表示臣服了,項羽原本要靠開戰才能拿到的東西,現在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到,為什么還要殺劉邦?這不是節外生枝嗎?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所以,在項伯和范增兩人所獻的不同計策上,項羽自然傾向于項伯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范增的可能引發不可想象的后果和麻煩的計策,項羽只能以“默然不應”來回應了,否則,你叫項羽怎么說,難道要項羽說,亞父,你的計策根本就不行!這么說的話,不是太不尊重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史記·張耳陳馀列傳》O9y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