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頒血食:壯烈的歷史悲劇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兼談悲劇的形成和如何避免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睢陽城陷后張巡之表現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757年唐至德二載十月初九,安史叛軍攻下了此前交戰四百余次,喪失了十二萬余有生力量仍不能占領的江淮屏障睢陽。城陷之日睢陽主將張巡以及部下南霽云、雷萬春等三十六豪杰同時遇害。城陷之前,因睢陽已被圍十月,長期缺糧,為數不多的將士因嚴重傷病已無法作戰。巡西拜曰:“孤城防衛計已窮矣,勢已不能保全,臣存之日不能上達天聽,死誓變厲鬼依然殺賊。”城陷之后,叛將尹子琦問曰:“聞君督戰時,大聲疾呼,血淚滿眶,牙亦咬碎,何至于此?”巡曰:“但用正氣滅賊,恨力不逮。”子琦怒,撬視其嘴,僅余三四顆牙齒。巡罵曰:“吾為君父死,汝投靠叛賊,豬狗不如,怎得長久乎?”子琦服其氣節,欲釋之,琦之部下提醒道:“他得軍心,縱之恐如縱虎,不如殺之。”子琦以刀加巡之身,欲迫其降,巡終不屈服。終于遇害,時年四十九。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睢陽頒血食之悲劇一幕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張巡退守睢陽后,叛軍圍之如鐵桶,局勢已危如累卵。將士建議棄城突圍。張巡與許遠(守睢陽之另一主將)俱認為:睢陽是江淮門戶,一旦棄之,江淮不保,朝廷將失去東南財賦和兵役來源,還有僅余一千多的面黃肌瘦之殘兵,即使能夠突圍,在強敵追擊下也難以存活。于是堅決主張死守待援。叛軍先是用云沖、木馬、鉤車等工具攻城,均被張巡化解,最后竟學聰明了,不再進攻,就只圍而不打,等待唐軍自行餓死。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不久唐軍糧盡,便吃樹皮、紙張。樹皮、紙張也吃完,便張羅網而捕鳥雀、老鼠充饑,最后連鳥雀、老鼠也被吃盡,不得已吃起了將士們視為珍寶的皮制鎧甲。鎧甲也有吃完的一天,唐軍已到了最后關頭。大家都很愁。張巡為安軍心,保持戰斗力繼續守城,殺掉了自己的愛妾,強令官兵吃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睢陽頒血食”的最早事件。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許遠看張巡作出表率,也殺掉了自己的仆奴當軍糧。主將的家人全部吃完后,已突圍而出去求援的南霽云仍沒有回來。空著肚子是守不住城的,于是開始吃城中的老弱婦孺。史載睢陽城中戰前有戶口四萬,至城破僅剩四百活人。其中大部分戰死了、病死了,但仍有相當部分是被自己人吃掉了。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悲劇的形成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原因是復雜的,總根源在唐玄宗執政后期的政治腐敗導致的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才聞一點敗報,玄宗這個老皇帝老邁脆弱的心就承受不住了,自己開了城門偷偷帶著楊貴妃、楊國忠等一幫嬖人宵小惶惶然向蜀地逃跑,毅然決然地扔下中原錦繡江山、花花世界,置中原百姓于不顧,以致安史叛軍進軍神速。河北、河南皆成淪陷區。河北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奉明詔分頭合擊,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了淪陷區。河南地區易帥頻繁,軍令不一,更兼地方山頭林立,安慶緒之河南節度使尹子琦遂能如風卷殘云般掃蕩河南,名城紛紛陷落,唯余睢陽未陷,太守許遠向原真源縣令、此時已戰略放棄雍丘、轉戰寧陵的守將張巡告急。張巡亦因寧陵城小,難以獨撐,率3000將士轉入睢陽,與許遠合兵6800余人。子琦全力攻城,在張巡智勇兼備的防御下,16晝夜丟掉了2萬余人賊兵尸體。叛軍氣焰頓斂,我軍土氣倍增。經此一戰,許遠徹底信任了張巡,交全軍之權于張,自己此后只全面負責后勤保障。子琦手中有幾十萬叛軍,自不甘心失敗,仍不斷進攻、騷擾張巡。張巡從757年1月開始,到757年10月,堅持孤城十月,以不足七千之兵屢敗子琦幾十萬賊軍,從無敗仗,保江淮半壁江山十月之久,使朝廷能及時轉運江淮財賦以及抽調兵源,成就了郭子儀從容收復兩京,保全唐朝天下之絕世大功。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睢陽頒血食之悲劇的形成除敵眾我寡外,跟駐軍臨淮的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駐軍彭城的御史大夫許叔冀和方面大員尚衡為保個人勢力置國家危難于不顧,嫉賢妒能、見死不救也有著直接的絕大的關系。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后世許多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罔顧當時歷史現實,對張巡橫挑鼻子豎挑眼,仿佛張巡就是個反人類的天大的歷史罪人,而他們倒成了完完美美,一個缺點也沒有的圣人君子了。讀者諸君請注意,無論《舊唐書》、《新唐書》都白紙黑字寫著“愛妾”兩字,巡果是無情之人乎?巡之愛妾成了睢陽頒血食的第一個犧牲品,歸根結底還不是玄宗后期之貪圖安逸,政治失措導致的安史之亂造成的惡果嗎?若還是開元全盛之日,張巡也許還會經常攜其愛妾之手花前月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呢!須知道唐朝也還是個開放包容的時代,在政治清平,天下晏安的情況下,這種小兒女情態是完全可能存在的。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睢陽頒血食悲劇給我們的啟示: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政治關連著千家萬戶的身家性命。清明的政治不會帶來各種難以解決的矛盾,清明的政治是天下安定、民族團結的磐石和定海神針;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糧食安全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睢陽城陷,是局部的失利,而這一失利的關鍵受制因素就是城內無糧。但安史之亂最終能得以平定,卻端賴江淮財賦的及時轉運。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張巡以一人一城爭取到了唐朝廷全面反攻,后發制人,收復兩京,保住唐朝天下的機會。沒有張巡之睢陽保衛戰就絕無大唐此后仍然長達150年之久的江山社稷。這種說法是絕不夸張的。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結語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歷史是拿來學,用來用的。不是拿來裝點門面,顯示博學的。愛國主義始終是我們世世代代必須高舉的偉大的旗幟。特別是在當前美帝挑釁、外敵環伺、漢奸橫行的特殊年代。我們要避免歷史悲劇就要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民主集中制下的大一統,確保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政令暢通無阻。此外,務必要保住中國人自己的飯碗,18億廟耕地紅線退不得,轉基因主糧的口子萬萬不能撕開。抓住這兩個牛鼻子,我們還復何憂?RcR歷史春秋網 - 專注于中國古代歷史
|